“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党员是党的新生力量。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和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新葡的京集团4321学生会采访了青年党员杨宏山,请她讲一讲关于学习关于实践的故事。
人物简介
个人荣誉:
2020年新葡的京集团4321优秀学生
2020年新葡的京集团4321优秀共青团员
2018年江苏卫视校园公益广告创意提案优秀奖
2018年新葡的京集团4321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2017级人文科学试验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
2017学年人民奖学金特长奖
2020学年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学工经历:
新葡的京集团4321校刊《教衡》 文章编辑部成员
新葡的京集团4321口述历史协会 口述历史采集部部长
新葡的京集团4321文物爱好者协会 活动部部长
新葡的京集团4321青年志愿者协会 外联部部员
(一)师近而语切,春风亦化雨
回忆起入党原因,杨宏山强调了榜样的作用。
学校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给杨宏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特别提到了自己的高中政治老师,“老师自身非常优秀,是小县城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同时,作为一名县级人大代表,在讲解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的时候,她结合了很多自己政治参与的经历,举的很多例子十分贴近当时的生活。”那种“具体感”让杨宏山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
不单是授业解惑的老师,对于杨宏山来说,来自父母的影响则更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杨宏山的父亲也是党员,母亲是一名基层工作者,父亲在集体中的榜样自觉,以及母亲工作中对一些惠民政策的执行潜移默化地加强了杨宏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感,所以杨宏山在大一入学时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父母也非常支持这个决定。
师长亲切,以躬身之行启迪学子;至亲深沉,以化雨之风引领青年。
(二)纸上得来浅,此事需躬行
进入大学,杨宏山将热情投入到了各项志愿活动的实践中。
大一,杨宏山就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虽然没有加入固定的长期项目,但是周末有空的时候经常会报名一些校内外的活动。
疫情期间,她参加了家乡关于疫情防控的志愿活动。这一特殊时期的志愿经历给她留下了很多感触。她看到了党员群体内部的鼓励和带动的作用。初期疫情肆虐,杨宏山在一开始看到招募推文的时候也曾有所犹豫,但是身边很多初高中同学的参与鼓励了她,她希望自己也能在这种时刻奉献一份力量;同时,志愿服务中优秀党员工作者的付出也给杨宏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值班网格的负责人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好好睡过觉,吃饭也是用泡面草草解决,不是他值班的时间也总是过来帮忙。”这次经历,让杨宏山深切体会到服务基层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个网格里的居民情况也很复杂,大家的困难各不相同,还有一些不太愿意配合工作的,而自己一直在校园生活中,对待很多事还是比较理想主义,需要学习和领会的事还有很多。”杨宏山如是说到。
校园内外,以热心志愿点亮青春;社会国家,以坚毅担当共济难关。
(三)时时勤勉励,拳拳青年心
在杨宏山看来,青年党员其实处在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为随着对社会生活了解的深入,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处在变动之中。
对于广大青年党员,杨宏山建议:一是要学习身边的优秀党员,榜样真的能给自己一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二是要更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实践,对于学生来说,社会实践的经历可以让大家了解到很多事复杂的一面,加深认知与理解。
对于自己,杨宏山也有清晰的规划:“在学生时代很重要的就是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本领,目前自己保研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可能会在专业学习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储备与理解,未来也会希望能从事相关度比较高的工作。”不过,不管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在哪个岗位上,杨宏山认为,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奉献和服务意识。把眼光放到自己的身边,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值得我们努力的空间,每个人奉献的小小力量都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即便只是在一个小小的圈子内。”
正值青春,以深厚学识丰富自己;身处社会,以点滴力量帮助他人。
(四)以史鉴明志,传得后世人
对于历史学人和青年党员的双重身份,杨宏山认为: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在学习专业的知识过程中就在不断深化自己对党的认识,也能从很多党史上的榜样人物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自己所在的支部正在做的党史宣讲活动其实也就是把感悟分享传播出去,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事。
学史明志,以榜样事迹筑牢初心;传史育人,以真切感悟影响他人。
(五)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
面向青年党员、学弟学妹,杨宏山留下寄语:我们在大好的青年时光还是要努力学习知识本领,也要谦逊地向生活和实践学习,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后我们能发挥的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大的。
在前进的道路上,作为青年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和感悟;在国家和社会中,作为新生力量的我们要投身实践,深化自己的认识,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作为青年的我们,将为新时代贡献新力量。
采访|李泽晖
文字|郑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