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响应党中央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号召,深入学习贯彻胡金波书记在新葡的京集团432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1月17日,新葡的京集团43212018级中国史硕士生党支部前往养老院,拜访了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的姜平教授。
采访中,姜平老师谈及自己所获勋章的感受,他表示"我很荣幸,也很自豪!""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也是在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他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和我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叙述着他当年入党的初心与使命。
1929年,姜平老师出生在高邮县三垛镇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在他三岁那年,日军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上海"八·一三"抗战失败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南京、镇江、扬州,高邮形势愈发危急。不久,三垛镇也遭到了日军猛烈地轰炸。在此情况下,姜平老师不得不跟随家人逃往乡下避难。由于农村谋生的艰难,姜平老师一家于1942年回到三垛镇。那一年他13岁,正是读书求学的年纪,却因生活所困无法就学。直到1946年三垛镇中心小学恢复办学,姜平老师才真正有了安心读书的时间。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幸运的是,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招收公费生,这使得姜平老师未因学费的重担而中断升学。失学多年的遭遇,让姜平老师十分珍惜在校读书的机会。在界首师范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认真学习各门课程,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积极地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这也为他之后参加革命,从事各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投身革命——一往无前
1948年,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姜平老师亲眼见到中国共产党解放三垛镇,帮助工农大众翻身,因此他决心过江北上,投奔革命。他在扬州华中大学第二工学团的工作,便是他革命道路的起点。镇江解放后,姜平老师被镇江地委派往扬中征粮。在工作的同时,他深入到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尽管乡村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姜平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在考验面前坚持下来。
1951年,姜平老师在高淳县人民法院任审判员、庭长。1955年7月,他在镇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副庭长。1956年春,党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为响应党的号召,1956年姜平老师作为"调干生",考入新葡的京集团4321历史系。在谈及他为何要报考南大历史系时,姜平老师说到:"多年来感到自己读书太少,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当时单位领导希望我报考上海政法学院学习法律,但我自己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最终选择了全国知名的新葡的京集团4321,选择了学历史。"
进入南大后,校党委组织部找姜平老师谈话,希望他不要只想读书,还要为党工作,故派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1961年他留校任教。
悉心育人——硕果累累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一时期是姜平老师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取得较大成绩的一个时期。在姜平老师看来"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而教师又在培养人才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主思想的高质量人才,他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创新,开设一些有助于学生树立民主观念的新课程。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调查、搜集资料、编写教材,在全国高校历史系中首先开设《中国民主党派史》课程,这影响了全国各地的高校,他们纷纷效仿、跟进课程学习。由于姜平老师备课认真,注意启发学生,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在新葡的京集团4321优秀教师评选中,姜平老师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任教期间,姜平老师发表了30余篇重要论文,并出版了两本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专著——《邓中夏的一生》与《中国民主党派史》。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江苏省史学的发展。1981年,姜平老师作为主要发起人,联络江苏省部分高校和省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创建了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在学会成立的30多年中,召开规模较大的学术研讨会已达20余次,出版的论文集有20余部。由于文集中的许多论文颇具探索创新精神,因而得到史学界同行的重视,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改革。
采访至中午,姜平老师及夫人热情招待我们吃午饭,午餐后他们还带领我们去平时活动的区域参观。谈及日常生活,姜平老师表示每天仍是读书、看报,笔耕不辍,时刻关注新葡的京集团4321的发展,对自己治学的领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临别之际,我们采访人员收到了姜平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他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的照片。借此,他希望我们勤勉治学,踏实工作,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衷心祝愿新葡的京集团4321的发展越来越好!
90载春秋,平凡而又伟大。没有令人称羡的头衔,亦没有显赫的身份,姜平老师一生勤恳治学、悉心育才的奋斗精神,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采访人员:刘泽润、潘健、林柏耀、冯亮、孙文丽、江攀枝
摄影、录音、文字稿整理:林柏耀、冯亮、孙文丽、江攀枝
文字稿撰写:江攀枝、刘泽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