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业(060108)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新葡的京集团4321发布时间:2007-09-27 07:57:11访问量:1006

世界史专业(060108)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史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世界史的一般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状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教学和其它实际工作。学位论文应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世界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同行有关本学科研究能力。学位论文在选题方面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观点、材料和方法上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研究方向


世界史学科研究世界各地、各国家发展变化的过程并试图从中寻找一般性规律及其留下的历史借鉴。本专业研究方向:(1)英国史;(2)世界近现代史;(3)欧洲文化史;(4)欧盟研究;(5)世界现代化进程;(6)和平研究。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土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提前攻博:已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入学后前一年半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享受硕士生待遇。第四学期进行考察,基础课和学位课程成绩优秀(即最多一门课成绩良好,其它各门课程全优且外语成绩达到75分以上)并有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者,经系学位委员会同意并报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可提前转入博士阶段学习并享受博士生待遇,其比例不高于硕士生总数的5%。 3.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与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二年半。 2.硕-博连读研究生:六年。 3. 博士研究生: 四年。


五、课程设置

A类 全校公共课 必修 学分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2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

3 外语 4

B类 一级学科基础公共学位课 必修 学分

3 史学理论与方法 3

C类 二级学科专业学位课 必修 学分

4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3

5 欧洲史文献讲读 3

D类 课程名称 选修 学分

6 英国社会史 3

7 犹太文化史 2

8 英帝国与联邦史 2

9 英国政治制度史 2

10 欧洲经济史 2

11 英美外交史 2

12 西方文化史 2

13 世界区域发展史 2

14 世界体系与国际战略 2

15 欧洲古典文明 2

16 英国思想史 2

17 现代化比较研究 2

18 西方思想史专题 2

19 20 世纪西方的女权主义 2

20 20 世纪国际冲突与和平化解 2

21 欧洲一体化研究 2

22 和平学与和平运动史 2

23 欧洲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2

24 欧洲学 2




五、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2 第一外语

3 文史哲通论

3 区域发展研究

4 英国近现代史专题

5 英国通史研究

6 英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史研究

7 欧美经济史

8 欧盟研究

9 欧美近现代史专题

10 美国史专题

11 美国外交思想史

12 欧洲社会保障制度

13 发展理论研究

14 和平学研究

15 西方自由主义运动研究

16 欧洲研究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并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本学科实行导师集体培养制,即由学科全体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订培养计划 2.提前攻博研究生:人学后前3-4学期同硕士生,以后同博士生。 3.教学方法: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自学与课堂教学结合,提倡采用讨论班形式。研究生应参加学术会议和其他学术活动并学会查阅有关的文献。 4.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的同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本学科有关的科研和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进行考核,由各任课老师负责出卷。 2.基础课和专业课。以笔试考核为主,可以出卷,可以撰写专题课程论文。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按校研究生院规定,在人学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论文选题进展等等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应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力求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应该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且有学术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订论文写作计划,送校研究生院备案。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出阶段性成果。博士论文完成后,论文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论文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 2 位,博士学位论文 5-7 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 2 位是外单位的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外单位的专家不少于2人,其中必须包括一名社科院系统的专家,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博士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补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申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者应按校研究生院规定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规定数量之论文,如在答辩时间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第学位分委员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相关参考书目


1.C.E.Black ed,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The Free press,1976 2.E.G.Dickens,and Gash Norman eds, New History of England,Edward Arnold,1985 3.John.M.Blun,ed,National Experience, New York,1980 4.G.N.Clark,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Cambiridge UniversiiyPress,1980 5.John Boardman,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6.P.Kenneth,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7.H.T. Overton,"Social Ideals and economic theories from Quesnay to keynes".HARVARD UNIVERSITY,1962 8.Thomas E. Cronin, Direct Democracy, Harvard,1989 9.Norman P. Bar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olitical theory.the Macmillan ltd,London,1995 10.R.A.Skotheim and M.Mcgiffert,ed,America social thought,Addison-wesley,California,1972 11.J. Bronowski and B. Mazlish,"the wester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from Leonardo to Hegel",new York,1960 12.Richard W. Lyman & lewis W. Spitz,"Major crisi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Vol 2. new York,1965 13.Richard Bellamy, rethinking liberalism, London,2000 14.A.Marwick, class: image and reality in Britain, France and the USA since 1930, William Collins, Glasgow,1981 15.Percy S. Cohen, modern social theor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London,1978 16.Peter Bailey, Popular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in the Victorian City, Cambridge,2001 17.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1780-1914,Blackwell,2004 18.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Routledge,London,1998 19.Brian Jenkins and Spyros A.Sofos, ed, nations&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Eruope,Routledge,London,1996 20. Jones G. Social Darwinism and English Thought,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198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