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龚学明,男,江苏昆山人。 1964年5月生。参加1981年高考,考入新葡的京集团4321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5年7月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分配至江苏新华日报社,参与创办扬子晚报,在扬子晚报多个部门任职,外派扬子晚报上海记者站、苏州记者站任站长,曾任江南时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
长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至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数量以上万计。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为全国和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大三时在《诗歌报》发表诗歌处女作,并陆续在《诗刊》《钟山》《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清明》《四川文学》《作品》《诗潮》《诗选刊》《诗林》《诗歌报》《飞天》《雨花》《扬子江诗刊》《中国诗人》《上海诗人》《秋水》(台湾)《延河》《海燕》《诗歌月刊》《大公报》(香港)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入选多种选集。
龚学明长期致力于亲情诗和八行诗的探索和写作,被誉为中国亲情诗现代主义写作第一人,其诗集《白的鸟紫的花》中112首写作其父亲的诗作,“是新诗中的独有文本”(杨克语),诗集《爸爸谣》“是百年新诗惟一专注献予父亲的诗集”(郭建强语)。曾获《诗刊》、江苏作协等组织的多个奖项,第二届海燕诗歌奖,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优秀编辑奖,新葡的京集团4321新诗研究所等授予的中国新归来诗人代表诗人奖。出版有个人诗集《河水及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冰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白的鸟紫的花》(南京出版社,2018)、《爸爸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世间万物皆亲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龚学明的诗》(南京出版社,2020,上中下三册),纪实文学集《收藏之路》(南京出版社,1991)、散文集《艺术创造人生》(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随笔集《上海有梦》(珠海出版社,2010)。
关于其诗歌的评论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文坛》和《星星·理论刊》等。诗集被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图书馆收藏,诗歌被译成英语等语种,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传播。
龚学明诗歌选登
为什么还是雪
当我写到雪,雪已不在
当我想到苦难 苦难依旧深重
一场雪来必有前兆
一万只野猫在窗缝里尖叫
当人间发生灾难
总有人隐瞒,仿佛灾难是他们自己
为什么还是雪
欢喜和悲愤都是同一个角色
像逃跑避难,又像集合冲锋
异域的面孔,又似亲人故旧
许多的故事发生并被挖掘
有的晶莹感人,有的污浊难堪
或惊惑呼喊,或庆幸泣唤
它们看起来都是一件件事,堆积人间
在温暖的阳光下——融化
雪没有死亡,只是转化
人的背负深重,死去的过程
艰难,直至怀疑何以要生
关于尊严
神将爸爸交给晚年的雪地
风吹走他一件件外衣
在最后的一棵树边
他看到掉落全部树叶的虚无
“一个扛着肩担的知识分子”
他曾在中山装的上口袋
插上钢笔和骄傲:粗糙的手指
写出绢秀好字——苦难
和精致并存
名誉是什么?闪亮的光让
一个人升高;而尊严是
藏在水中的石头
清澈而美丽的经历不可流走
尊严裸露,存世的意义对峙
当他说到“什么都没有了”
一定想到还有子女和延续的沉默
他找到最好的武器,以理解和善良
应对神仓促而荒唐的手段
(绝症只是极端
无关乎品德)
爸爸深知:死亡并不是毁灭
而是
在消灭俗世的烦琐后
对口碑和爱的传诵
爸爸谣
爸爸在天上
在地上
在干净的地方
从历史中走出的我的爸爸
一生皆为婴儿
在光中行走
被水濡湿
他欢乐,也低泣
爸爸的苦难圣洁
他自知,又
承载
现在,爸爸在天上
在地上
在干净的地方
神在派遣
人间来来回回,匆忙喧嚣
爸爸走过
圣人飘来
他在本性中生活
植物的通透
灵性的自在
人之为人的短暂忧伤
当我的爸爸离开
他重新开始
回到光的微笑
在万物的深处,悠然忘我
我与爸爸相遇
神将意识分赠
我的哭泣源于留恋
爸爸不再念旧
爸爸放下爱
自然释放晶莹和美
他在另一些圣人的路上
留下箴言和怀念
爸爸在天上
在地上
在干净的地方
手的过程
手指孤零,或在等待
有长有短的形状
仿佛时间的先后
也表示心情的急切和缓慢
我们散落在茫茫的大自然中
在相同的光中性情一致
等待机遇巧合
亲情或友情
五根手指走到掌心
在父母的温暖中抱成一团;
十根手指语言一致
两个拳头互相爱护
共同御敌
大拇指率先打开
握紧的
幸福:
“他的离开无声”
其他手指在失去中久久怀念
手指与手指的悲伤渐行渐远
人世间的聚散
被手一次次完成。
每一次的过程
已与以往
不是同一回事。
桥有两边
潺潺的水声隔断两头风景
一座颤微微的桥 像
白天和黑夜的过渡
我突然的惊异感:
这头这样熟悉,那头幽暗陌生。
那么喜欢的这一边
是因为由熟悉而形成经验
老树亲切,鸟声感情丰富
来来回回的走动体验
将荒凉踩出有把握的温度
只可张望,过桥的人
不再回来
有时在梦里涉险
过桥后,一片朦胧,不完整的情节
光和影各说其是
有人坚定地说,“万物不灭”
又说,“还要担心落水”
但从那边过来的脸幼小,
比影子结实
我们都不认识;
重新排队,若无其事
大学同学合影,左二为龚学明
关于龚学明诗集《爸爸谣》
1, 同学孙江教授作序
当代书评丨孙江:穿越陌生——序龚学明诗集《爸爸谣》
刊于2019年4月15日出版的《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
学明又出诗集了,嘱我写几句话,像被什么触动了似的,我当即表示乐而从之。不久,学明传来厚厚的诗集,才翻阅了几页,我就禁不住感叹眼前的世界如此陌生,有道是:你是自己的陌生人。
1981年,学明和我一起考入新葡的京集团4321历史系。那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时代,八人一间宿舍,晚十点准时熄灯。长夜漫漫,饥肠辘辘,有诗宵夜。冬天湿冷,门窗须关严实,诗在缺氧中呼吸。夏天溽热,没有电扇和空调,诗在辗转中咀嚼。半饥半渴,是思考的最佳状态;似睡非睡,是写诗的绝好时刻。我们相互砥砺,同时同刊发表诗作,着实享受了一番小小的喜悦。四年不短,过得飞快。毕业后,学明进报社当记者,笔耕不辍;我留学当教师,以学术为业。彼此渐行渐远,相忘于江湖。当年南园诗友,尽皆琵琶别抱,惟学明初心未改。
学明的诗集名为《爸爸谣》,吟诵的是泾上村爸爸的故事,带有自传体性质。亚里士多德《诗学》有两段文字谈诗论史,大意说历史记录已发之事,文学描述未发之事,文学追求普遍性,因而更富哲理。史诗不关心时序,可以倒置先后。古希腊的历史概念,意为采风或调查,与今日作为表象的过去径庭有别。《爸爸谣》兼而有之,建构的既是定格于过去的由事件构成的泾上村,也是将“不在”的泾上村呈现于“现在”的知性活动。不是吗?诗人打开了通向泾上村的一扇扇门扉、一道道窗口:泾上村一如夏夜的萤火,时而眩目,时而暗淡;泾上村犹如池边的虫鸣,或清脆或细弱,最后归于枯寂。
《爸爸谣》结构宏大,人事交错,如一部史诗。既然作者可以被宣布死亡,那么,读者就可以反客为主地诠释《爸爸谣》。卷一“泾上,泾上”,呈现的是感觉的世界。泾,清澈之水;上,“送我乎淇之上矣”。泾上村似水,自由无碍,在晨光熹微中展开,在薄雾中升起,可视的风景绵绵不断。在这一底色上,是明暗不一的人文世界:这么多年了/少有人衣锦还乡/更多的故事/中断在异乡。诗人跟着感觉走,小心求解;我跟着诗人走,穿越陌生。“为什么叫赵浦江/泾上村150个乡亲无人姓赵/它的起始和终尾谁能知道”。不必外求,作为实在的泾上村,就端坐在诗人意识深层的集体无意识里。记忆保存过去,回忆唤起过去。只需打开回忆之门,唤起形象,抵达记忆深处的府库,便可捕捉可知的世界,于是卷二呼之而出。
卷二名曰“复原”,篇幅不长,承前启后。人是社会的动物,但人和动物有根本的区别,人知道爸爸的爸爸是谁,儿子的儿子是谁。如果说,卷一的泾上村呈现的是匀质化的世界的话,卷二则凸显了个性化的世界,爸爸名副其实地成为泾上村的化身。爸爸平淡的人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波澜不惊。转机来临,时在1981年,正当辛酉。按:纬书有辛酉革命说,遑论对否,泾上村确实发生了革命:“我”考上了大学。原本应该成为“爸爸”背影的我,因而离开泾上村。历史断裂了。但是,断裂给了重返/回忆泾上村的诗人以独在故乡为异客的自觉,在生命意志的驱动下,诗人继续追寻令其梦魂萦绕的泾上村。
在诗人的回忆中,卷三“颂歌”、卷四“爸爸谣”和卷五“唱段或妈妈的泪”一体三面。所谓回忆,是对事物或语言内容的知觉,爸爸的身体——额头、手指、眼睛、头发、皮肤,爸爸的身份——村支书、党员、龚学明父亲,爸爸的表情——微笑、慈祥、害羞,所有这些表征构成了作为知觉的存在,伴随爸爸肉身的消失而隐没。诗人在时空中穿行,或沮丧或亢奋,爸爸没有远去,在诗人的心念中,在妈妈的泪眼里。
卷六“公开的,隐藏的”是“后”爸爸时代——“我”的故事。面对故人龚学明,诗人为自己竖起了墓志铭,以此作为“生”的起点。恰如古罗马一则墓志铭所道:Tu fui, ego eris(昨日之我即今日之你,明日之你即今日之我),面对路人/读者投来的目光,诗人在狡黠地微笑。诗是借助文字的语言游戏,游走于语言与文字之间,出乎经验又超乎经验。诗内含预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播下记忆的种子。诗反常识或非常识,将本真置于假象中。
学明曾出版过一本颇有影响的诗集《白的鸟紫的花》。我很好奇,他会以爸爸为诗的主题。古今中外,虽不乏赞美母亲的诗文,但母亲成为自然的和家国的象征是晚近的事情,确切地说,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在拉丁语系里,祖国与父亲词根相同,“祖国之父”指君主和伟人。大革命后,基于对作为压抑装置的父权制的反逆,“母亲”成为政治文化上的集合单数名词,公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撇开政治/权力的纠缠不论,现代主义诗学屏蔽了父亲的功业,父亲的诗学意义被漠视久矣。泾上不在,随爸爸远去;爸爸未走,在诗人的吟诵中归来了。《爸爸谣》唤回了被忘却的父性,这一自持而自尊的文化隐喻。
文学家虚构故事,历史学家发现故事。出身历史学的诗人,由史入诗,由诗返史,将真与假、实与虚化作《爸爸谣》,勾勒了一个远去的时代。通过《爸爸谣》这一镜像,不难窥视一个内在化的他者世界;随着《爸爸谣》,穿越陌生,我竟与自己不期而遇。谢谢你,老同学,《爸爸谣》写得真好。
孙江:新葡的京集团4321政府管理学院暨新葡的京集团4321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中国会党史研究会会长。致力于打通中西古今隔阂,从跨语言、跨文化角度重构16-20世纪中国和东亚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
2,诗人、专家评论
王志清:咏叹孝心和美德的悠长谣曲
刊于2019年5月2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
龚学明,是个很有方向感的诗人。我非常赞同诗人林雪的这个判断。
我读过学明的几部诗集,也给他写过评论,他的诗是我欣赏的那种,是思想的诗,情感的诗。我一直以为,最好的诗歌应该情感饱满而道德力量充沛。读学明的诗,总被其诗中的道德力量所“潜移默化”地感染。这也让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当下诗歌被边缘化,越来越没有读者?这主要不是因为缺少技术,而是因为缺少思想与情感。很多作品没有思想与情感,内容单薄,就只能玩弄技巧,靠文字变异来糊弄读者,因此也被读者所疏远。
龚学明的近作《爸爸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是生命哲学意义上的诗性探索,意切情深,充满哲思,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能够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感恩心、敬畏心、同情心、忠孝之爱心等。我以为,诗,不外乎就是一种“观物取象”。而这个观与取,完全取决于诗人的内心,完全受制于诗人的情感与心智。《爸爸谣》是一部关于生存和生命的诗的思考,从悲叹生命的无常,到对短暂生命的赞美,在接受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规律中一唱三叹,诗歌的情绪也随之大起大落。诗中所有生活的碎片,在理性和直觉的意象融合中,充满了忧患,充满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称诗是“有意义的感情的表现”。他说:“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龚学明用语言诉诸记忆,战胜时间与死亡,让其爸爸永远活在他的语言里,活在他的感情里,活在诗的意象里。因此,他诗中的生活,不仅是艺术,也不仅是诗人全部的理性、情感与生活经验,还是其生活本身,甚至是生活的灵魂,与时代自然的照应。
《爸爸谣》以“谣”为题,节奏优美哀婉,或许是受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的影响。洛尔迦创造出一种新诗体,在诗中引入大量的谣曲,使诗中充满了无数的意象、跳跃的思绪和犹如民谣般的烂漫,情感越发隐晦,让人捉摸不透。龚学明诗也“谣”变了起来,精心布局,放飞想象,复叠以浓郁的民间色彩,动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手法,表现诗人一再陷于回忆带来的甜蜜和痛苦中不能自拔的浓郁悯情。学明试图以谣的手法,讴歌一个具体的爸爸,真实而艺术地表现爸爸这样一种身份的亲切之感,表现爸爸对子女的爱心与对社会的奉献。然而,爸爸没有了,让他陷入锥心之痛的迷幻中。他上天入地寻找,寻找爸爸,却仍然没有爸爸的讯息,爸爸“灵活而轻盈,他无处不去”“我看不到他,听不到他,抓不住他”。冷峻的悲伤,诗中创造出真实的神秘性和难以表述的不可知性。
诗像谣一样悠远,像谣一样不可捉摸,像谣一样轻盈而富有乐感,也像谣一样经久不散地在人们耳畔萦绕而低回。《爸爸谣》突破了时空,突破了人我物景,也突破了叙事的局限性与抒情的有限性,或真或幻,或实或虚,或有或无,诗绪在诗的秩序中狂烈地跌宕腾挪,场景在意象的叠加中频繁转换,而那些通感、象征、明喻等技术的运用与非技术因素的抒发,都企图也实实在在地给读者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诗是语言的最高形式,美是生活的最高形式。诗应该是对崇高情感的抒发与推崇,坚持以情动人的最佳形式。龚学明企图以《爸爸谣》唤醒逐渐缺失的孝心,尊老爱幼的美德,唤醒人们心灵中的真性情。
王志清: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大学教授
诗集必定因其独特价值产生影响
长诗写作近年渐成风气,从个人的角度,这是对诗歌写作难度的挑战,从诗歌史角度,这是新诗百年积累到达的一个新高度。龚学明的《爸爸谣》,既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父亲的一份深厚个人情感,又可以理解是对传统的一次致敬,他笔下的父亲,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父亲记忆,这本诗集,必定会因其独特价值产生影响。
——李少君(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诗刊》主编)
《爸爸谣》是一部有境界的作品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以此匡之,《爸爸谣》正是这样一部有境界的作品。虽是散章组合,但整体却更像一个结构完美的长篇叙事诗。一个成人与儿童杂糅身份的人在其中穿梭、歌唱,在对亲人、年代、乡村的辨认中,展现了热切自然的时代画卷和深嵌其中的亲人肖像,由此成功建构了诗人独特的心灵地理志,使亲情在被赋予更多形而上的内涵时,不失真,有种穿透岁月的感人力量。同时,在谣曲一样的情感萦绕中,父爱像一粒新米,散发出崭新的美的光芒,并再次带来了哺育。
——胡弦(著名诗人、第7届鲁奖获得者,《扬子江》诗刊主编)
纯粹是来自魂灵的声音
纯粹是具有穿透性的。 要么干净,可以听见滴水穿石之音,要么致命,可以直抵饱含情感的魂灵。
结果,艺术的空灵在思维的回味无穷中抵达,让从不丧失理性的眼睛潸然泪下。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感染力。而“爸爸谣”,就有这种力道。
说真的,读长诗其实怕长。但真正可怕的是捧卷就不忍释手。读“爸爸谣”,我的眼睛一直在万物花开:谁的爸爸扛着锄头的疲惫,谁的爸爸心思会被神同情,谁的爸爸能抱起一座摇晃的桥?
这都是我不能回答的,因为我没去过泾上村,我没见过柳花在水面上开,也没见过眼神中一半以上忧郁着一个诗人的晶亮。好在我有幸读了作者笔下的诗句,就知道想象力是怎样用灵感,把一个人的情感表达剪辑得如此别出心裁,无以伦比。
读这样的文字,能看见关切目光里落下纷纷扬扬的叹息。也能感觉到,沉湎于爸爸的爱稻子的思念是轻轻的。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重量。如其所言,是在“血”中默默流泪。让读者情不自禁,沉浸于其中。其实一切写得皆不是我,但一切让人牵肠挂肚,历历在目。真个是“剪不断,理还乱。”
——车延高(著名诗人、第5届鲁奖获得者)
一部平民史诗,一部泾上经卷
诗人龚学明是具备明确方向感的诗人,他以追溯、描摹、想象和爱及怜悯使一座名为泾上的村庄在诗歌中呈现、在现实中复原。家族数代繁衍生息的故事以爸爸为原点坐标辐射八方,祖先的影子萦绕在当下的记忆,在传承中抵抗塌陷。生存的苦难折射出人性的忍耐和光芒,贫穷对生命和精神边损毁边成就的矛盾,都在爱与痛中或消解或增长。这不是墨客雅士笔下强说的乡愁,也不是以为俯身低唱就能拿到道德秀场的优先券,更不是一个感知现实、表达现实的信心和能力都越来越虚弱的部分书写群体试图通过对更虚弱部落的垂顾之姿而换回的兴奋剂或壮阳秘方。他是一个把血肉气脉嫁接在农时、农事、农具上拼命要活下去的农人,是以普通和真挚先撑起、继而能称奇的力作,是普通家族以仁义为精神内核对悲欢成败的价值遴选,以日常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美学代言英雄豪杰卓越的世间传奇。他写了一部平民史诗,一部泾上经卷。
——林雪(著名诗人、第4届鲁奖获得者、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百年新诗唯一专注献予父亲的诗集
自五四而起,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辈形象多有专制、压抑的意味;与子辈常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国人文学寓言型的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的拘谨,使得我们少有那种正视"父亲与我”的文学作品。诗贵曲,但是更贵真。就我目力所及,龚学明先生的《爸爸谣》是百年新诗唯一专注献予父亲的诗集。其诗在讲述与感受,分析和分辨,怅然和深爱中,让一代中国人父亲的形象回归于真实,展示了一种平凡的力量;也让诗歌散发出具有人性温度的热量和光芒。
——郭建强(著名诗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意趣盎然 感情鲜亮 语言明快 充满美感
《爸爸谣》以诗的语言,从内心世界、感情思想到外在的言行、人生轨迹等,多角度、全方位、细腻地抒写了一位血肉丰满的“爸爸”,同时兼顾了对“爸爸”出生、成长的故土泾上村的风物以及血脉渊源的叙述与抒情,将历史、现实与“爸爸”的命运糅合到一起,全书虽然只是写“爸爸”,但并不乏味,而是读来意趣盎然、感情鲜亮、语言明快,充满美感。
读完《爸爸谣》一书,我只想深情地说一句:有爱,就大声说出来。
——盘妙彬(著名诗人、广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关于龚学明诗集《白的鸟 紫的花》
专家诗人快评
龚学明的诗集让我感动。诗人以善良真诚的态度,面对世界和亲人。
在这个什么都不缺少的时代,龚学明坚守了诗歌的本源,那就是以人性的光,照亮这个世界,以真诚与爱,点燃世道人心。
在物质空前泛滥而心灵日渐荒漠化的今天,可怕的冷酷之一,就是某些写诗者居然以展示黑暗、贪欲和残忍而谋取虚名。而龚学明像一个燃灯者,以自己的心点燃他人的心,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善,多一点真,多一点美好与希望,如精卫填海。
这恰恰是从古至今诗人存在的价值。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原《诗刊》主编 叶延滨
龚学明的诗,立足于现实,从父亲、家庭、花朵,到城市生活的碎片,是基于多种生活感受而生发出的对生命和生存的审视。
他试图从生活和生命之痛中,进一步表现哲学和宗教意味,表现人的生存的危机感和扭曲感,寻求将现代诗歌艺术和现代思想加以贯通。在表现手法上,对传统与现代诗歌艺术都有所传承和弘扬,在诗歌的读得懂和陌生化之间“穿梭”,有自己的独特探索和追求。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 范小青
这是从诗人的灵魂里开出的奇美之花,一朵千瓣白莲。其中有儿子对父亲的思念,生命和亲情,凝聚在岁月的光影里。
诗人笔下的花和鸟,在沉静的文字优雅绽放,自由翔舞,生命的秘密,隐藏在五光十色的意象中,让人猜,让人寻,让人沉思。也有留在故乡的屐痕,每一步都传出悠远的回声。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赵丽宏
冷静,似波澜不惊,如平缓的河面,底下的潜流透出彻骨的寒意;可溅起的水花,反射出七彩阳光的明亮与温暖,这就是龚学明的诗。
特别是在父亲病痛和去世时写下的112首,是新诗中的独有文本,哀恸与绝望挟裹炽热的人子之情喷涌。紫的花亦呈现了一以贯之的忧郁情愫。城市碎片,拼接了江南故都新邑的前世今生。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杨克
龚学明诗集《白的鸟 紫的花》,以透明,清晰的真性情与现代诗歌艺术的有效结合,构成了当下诗歌现场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白鸟、 紫花,忧伤、幽微而不失高洁。亲情、乡情、爱情随手拈来,与生死纠缠,既是小题材,又有大视野。
龚学明是一名成熟的诗人,在创作中不追风,不逢迎,不自恋,抒情尺度始终不温不火,拿捏得当。这对于一个优秀诗人恪守自己的写作向度,实属难得。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 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