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淮河与大海交汇,孕育出一方年轻而又神秘的土地。在人们的印象中,这片成陆时间明显趋晚的土壤很难与“历史”挂钩。然而,1973年的一天早晨,海安县沙岗公社(今南莫镇)青墩村民的无意发现,却改变了人们的印象。带柄穿孔陶斧、刻纹麋鹿角、鹿角回旋镖……一件件新石器时期的珍稀文物,将江海文明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被考古界惊呼为“江苏的河姆渡”。
1973年8月的某一天早晨,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村民在开挖青墩新河时,无意间发现了许多坛坛罐罐和兽骨化石。1978年至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新葡的京集团4321先后在这里组织了两次重要发掘,出土了大量罐、釜、鼎、钵、杯、壶等陶器和动物遗骸,从而揭开了青墩遗址的神秘面纱。
国家文物局专家、新葡的京集团4321周晓陆教授那时候还是新葡的京集团4321考古专业的学生,作为班长,他参与了青墩遗址的考古发掘。
那年五月初一傍晚,新葡的京集团4321考古专业的同学殷志强(现为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在T10南侧隔梁旁的中文化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小的陶斧,第二天赵力华(现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同学在T10的另一端又发现了一个类似把手的陶制品,将陶斧嵌入把手,竟然天衣无缝。正在T11发掘的周晓陆看到后,拿出一节刚刚发掘到的陶制残件,与陶斧把手一接,又是天衣无缝!三部分竟组合成了一把完整的带柄穿孔陶斧。
周晓陆教授说,正是带柄穿孔陶斧的发现,回答了考古学家长期困惑的“古人使用的石斧如何装柄”的难题。如今,它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南京博物院里。而这把斧,也成为青墩文化遗址的“图腾”。
在青墩,类似震惊考古界的发现还有很多。刻纹麋鹿角的发现,被称作“东方第一卦”;六枚鹿角回旋镖,是在亚太地区最早创造和使用的狩猎工具;长江北岸五六千年前的“干栏式”建筑,为我国首次发现……随着一个个“第一”的开掘,青墩遗址由此被考古界惊呼为“江苏河姆渡”。
海安县青墩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其银向记者详述了青墩遗址的价值,“中国考古界曾困惑于‘长江以北、运河以东地区的文明史从何时算起’,而青墩遗址的发现就回答了这一问题”。
经研究确认,青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经过对下文化层出土木桩进行碳14测定,这一遗址距今5035±85年(树轮校正值5645±110年)。在这之前,对这一地区的历史起源,相关志书一般从西周算起,距今2000多年。而青墩遗址的发现,使海安及其相邻地域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同时为确认江淮东部存在独立的原始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说到江海文明,人们很快会想到“海陵”这个古老的地名。是的,江淮之间见诸史册的古地名中,海陵大概是频率最高的,且时间久远,早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就设置海陵县。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或撤或建或更名,可海陵之名终究流传下来了。
事实上,古海陵大地,南有长江,东有大海,西有洪泽湖,这里经常被洪水或海潮淹没。从青墩出土文物看,人们对海水消退的跟进,恐怕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那些敢于追赶大海消退迁徙到荒滩上建造新家园的人,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开路先锋。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我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而在海安青墩发现的大量建筑木构件和柱洞遗迹表明,五六千年前长江北岸的青墩古人已和浙江河姆渡古人一样掌握了“干栏式”建筑技术。
一座座高大的干栏建筑,让后人不禁畅想,曾经的青墩达到了怎样的文明?从出土的“箅形陶片”中就能管窥一二。陶片上的5个转孔,用直线相连,就是个内切的五角星。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张敏当时作为学生也参加了发掘,他认为:“青墩遗址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五等分圆的实例,代表我国原始社会史上数学或几何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这样的文明得益于古老的多元文化在此融合。远古的江淮东部地区,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孤岛。这里南有良渚文明、崧泽文明,北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西有贾湖遗址、侯家寨遗址。专家指出,深受江海熏陶的青墩古人不囿于海湾地带的偏僻,博取众长,兼容并蓄,积极和江南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以及更广阔地域的远古先民进行多元文化交流,在消化外来文化的同时,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地势低洼的环境中,青墩祖先们以粗陋的原始工具,刀耕火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成为现代江海文明的源头之一。
据了解,目前海安正在对青墩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设一座用地总面积2800亩的青墩遗址文化公园,把里下河特色风光、古文化遗址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规划建成一个融古遗址保护区、青墩文化研究博览中心、民俗风情、休闲风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观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