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的省历史教研员刘克明老师送我一本他写的书,书名为《历史寻踪》。书的内容是他踏访国内历史古迹的所知所感。书印得很精美,图文并茂,书中的几百张照片都是他亲手拍摄,不少还来之不易。他告诉我,有些要寻访的古迹不容易到达,被高墙圈围,想要走近还须费一番周折。他是有心人,也有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利用工作之便,或乘隙余暇,亲访古迹,认真研究,不断地踏上历史发现之旅。在他的心目中,“古关隘、古建筑、古墓葬、古都城、古遗址等,已经慢慢占满了我的镜头,渐渐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为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各有所好,他的这一爱好与工作的旨趣结合,又最终积字成文,缀文为书,施惠于读者,确实是一佳癖、雅好。
刘老师自述,这本书“不是一本游记,也不是一本导游书,而是笔者对历史遗迹的介绍和感悟”。这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历史景点、考古遗迹的切近解读,与走马观花的旅游随笔相比,更具专业眼光。他先是饱读史书,对往事有更多了解后,再走进斑驳久远的历史现场,体会与寻常游人自然不同,更多带有对历史的敬畏感。正是有着这种心态,他走进大西北的苍茫大漠,“我怀着朝圣的心情走上这条丝绸之路。随着车辆的前行,一步步地走近汉朝发生在河西走廊的风云变幻的历史。遥远而熟悉的历史残片不断地在眼前闪过,张骞凿空西域、不辱使命,霍去病深入漠北、封狼居胥,苏武持节牧羊、坚守节操……在历史的碎片中,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河西的门户乌鞘岭。慢慢地一些残破的长城、烽火台开始在车窗外闪过,历史就这样忽远又忽近,使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
以朝圣的心境踏访古迹,触目所见就会有不一般的感受,而且对同一景点每次的感受还会有所不同。位于长城西部的嘉峪关,作者去了两次。“记得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被它的雄伟所震撼。我一口气登上城楼,贪婪地走遍关城的每一个角落。嘉峪关城设计的精巧、实用,使我不能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同时也深感古代将士万里远戍的不易与艰辛。第二次到嘉峪关是六年以后,到达嘉峪关时已近黄昏。此番前来,我更多的是寻找一种感觉,一种追思……”显然,他第二次要寻找的目的已有所升华,是古物背后所体现的寓意和意义,更注重考察者精神上的感受。“在西北呼啸的狂风中,嘉峪关傲然挺立。我站在夕阳下的嘉峪关城墙上,看楼宇依次排列,显得如此寂寥又辉煌,那种感觉仿佛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使我迟迟不愿离去……”而“寂寥又辉煌”岂只是对楼宇的描绘,实际也是对众多守关将士的精神写照。善于探访的寻踪人,总能在不为人注意的古物中有所发现。“在黄昏中,我依稀看到关城旁的关帝庙和戏台。今天,关帝庙和戏台下,只有我们几位游客。遥想六百多年间,为了边疆的安宁,多少将士驻守这里。关帝庙为他们带来信仰与勇气,戏台则给他们枯燥的军旅生涯带来一些乐趣。”
作者落笔成文,并非流水帐般介绍古迹,而常将自己置身其间,抒发他对景物的深沉感受,并以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美感与美文交融。比如他在谈到寻访帝王陵时写道:“我一直认为秋冬时节是探寻帝陵的最佳季节。这种草木萧萧的季节最能滋生出别样的情感。唐代诗人笔下的,‘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伤心近似骊山路,陵树无根秋草中’的诗句最能引起一种共鸣。我期待在秋草漫道的季节,迎着落日的余晖,走近苍茫的古陵,感受那种青冢草衰的悲慨和对斯人斯事的追忆。”这是何等凄美的意境,带着淡淡的悲咽感伤,文字的妙处需细细体会,感悟其中的别样意蕴。
总之,这是一本集丰富知识与深邃哲思于一体的好书,加之有大量图片增益其美,因而更显其可读、悦读、耐读的价值,故向大家推介,愿读者诸君赐以慧目。
(刘克明:《历史寻踪》,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