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 王月清
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高考制度。于是,花费5角钱的报名费和7角的体检费,满怀一颗立志求学的心,许多年轻人终于圆了大学梦,为自己的人生掀开新的一页。他们的经历也再次证明一个真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978年的古城金陵,春秋两季,新葡的京集团4321热情接纳了近2000名学生。花开花落,岁月如梭,如今,南大77、78级校友在各个领域均颇有建树,历史注定他们是饱尝忧患、奋发图强、承上启下的一代。
苦读的日子
新葡的京集团4321校友总会副会长高澎教授当年曾是77级物理系学生的辅导员,对那段岁月的那个特殊群体感佩不已。“那时学习氛特别好,大家几乎都是玩了命的读 书。”“陈景润便是我们的榜样。重自然科学,学好数理化。”77、78级学生的勤奋好学,给高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自己的身份也是刚从学生转向老师,对他们的“苦读”便心生共鸣:“文革10年,错失了最黄金的读书期,这批学生进入学校后立即表现出对知识的极大渴求,图书馆里学生排长队,大教室里学生抢 座位,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子里。总感觉自己底子薄,时间不够用。”“好多学生都有一个大书包。沉甸甸的,塞满了书,即使是一个壮小伙子,单肩背都 吃不消,只好用手再托祝”新葡的京集团4321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润皋是78级的一员。他清楚地记得经过文革重回课堂后的情景:“第一次上课是三小时。10多年 了,大家多少有点不适应。此后,大家很快便融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每天早上6点,校园广播响起,教室前、操场上、道路边,只要能站人的地方,大家都一起做 操锻炼。下课了,排队买饭时,有人还在背英语单词。黄昏时分,大家围在校园喇叭附近跟学《英语900句》。”
那时南大规定晚上10点熄灯。东南楼、教学楼、西南楼依次关灯。总有一批人赶在关灯师傅前奔向有灯的地方继续看书。有的甚至在关灯后爬窗户再进教室。学校不得已将西南楼一楼教室窗户焊上铁条。最后学校只好统一拉教室电闸。即便这样,还有很多同学跑到昏暗的路灯下或是臊臭的厕所里看书。著名作家叶兆言是南大 78级中文系的学生。他曾在《对母校的回忆》一文中写道:“新葡的京集团4321的苦读是有传统的,有趣的是,从来就没有一位老师要求我们应该如何苦读。在科学的春天里,关照学生用功读书显然有些多余,这就好像一辆汽车的油门已经踩到底了,没必要再提醒司机还应该怎么加速。”姚润皋说:“那时大家非常崇拜学问好、课上 得好的老师。老师们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首次评选优秀教学奖时,大家集体投票,联名写推荐信,推出自己喜爱的老师。任继愈等名家来校做讲座,自然是座无虚席。校园中有论文、作品问世的自然也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耕耘》、《国风》等刻钢板、油印而成的刊物现在想起来似乎还飘着油墨香。”
朴素的生活
在高澎的印象中,77、78级学生“相当自觉,善于自己管理自己”。当时南大物理系本科有4个专业:无线电、声学、磁学、核物理。一个班二三十人,年龄却 相差悬殊,最小的16岁,最大的30多,有家有校他们中许多人下乡插过队或在单位工作过,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年少轻狂”、“风花雪月”、“郁闷无聊”显 然在他们身上找不到这样的痕迹。或许正因之前的坎坷不平,才倍加珍惜后来的幸运。南大清贫的大学生活,回忆起来也是滋味无穷。
当时国家给每位大学生每月14.7元的补助,其中12.5元是饭菜票。高澎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一斤饭1毛5分钱,一个学生中午一份饭、一份青菜烧猪油渣只 要一毛多,晚上有的人就花几分钱买馒头稀饭,一个月就应付过去了。完全是现在“贫困生”的标准,但当时大伙都如此,亦不叫苦。
姚润皋回忆道: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但文革“遗风”尚存。那时大伙衣着朴素,色调单一,背黄帆布的书包,戴黄帽子,男学生经常是中山装或军装,且满校园找不到一个烫发的女学生。在匡亚明校长的支持下,学校开始举办周末舞会。
那时学校不远处有个曙光电影院,大家偶尔看些反思文革的新电影,但看完后还是回到教室看书。同学们自导自演的《于无声处》等话剧,在校园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当时还要求大学生“学农”。高澎和其他老师带着学生到南大的溧阳农场劳作,每学期一次,为期1周,给果树施肥、整修水利、采收山芋等,都是一些基本的农 活,77、78级的学生干起来也是熟门熟路,勤勤恳恳。师生吃住在一起,既锻炼了艰苦奋斗的品质,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当然,这种制度到80年代中就取消 了,南大溧阳农场被转给当地政府,“学农”也成为一段深刻时代烙印的特殊经历……
辉煌的成就
等77、78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离开母校时,正是改革开放初、国家极需人才之际。
高澎说:“他们经历了一段沉重但又极为珍贵的生活磨炼,对人生和社会具有一定的体验;在改革开放来临时,又身怀强烈的使命感,自然成为实践者,具有向前看的魄力和胆识。南大77、78级校友遍布各界,显示出了出类拔萃的能力,成为母校的骄傲。”
本想记录下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然而实在是不胜枚举。
历史系的杨冬权,国家档案局局长。
地质系的吴恒,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哲学系的陈俊宏,《人民日报》副总编。
中文系的吴锦才,新华社副总编。
经济学系的邬书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哲学系的周文彰,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经济学系的夏耕,青岛市市长。
地质学系的高文兵,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
哲学系的李一宁,江苏省体育局局长。
哲学系的周游,江苏省建设厅厅长。
哲学系的黄文虎,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哲学系的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文系的孙燕丽,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经济学系的李琦,南京市副市长。
历史系的叶皓,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化学系的沈健,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哲学系的王卓君,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哲学系的吴建华,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地质系的刘丛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中文系的谭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
历史系的丁泽生,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
化学系的阎永江,全国劳动模范……
值得一提的是,南大诚笃、实在的氛围深深熏陶了77、78级的校友,注重学术、崇尚科学,成为一种内心的执着,并且身体力行。他们中的许多人投身科研,现 在已成为学界翘楚。杰出的数学家田刚、夏志宏现分别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杨振宁先生曾盛赞他二人是诸多留美学子中,“做得最出色的两 位”。物理系的王江、肖刚、初大平等毕业后留学海外,现在分别是麻省理工大学、布朗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教授,科研成果丰硕。
而把青春热血奉献给母校南大的张大良、潘毅、姚润皋、陈道蓄、龚放、童星、严强、冒荣、王海啸、张伯伟、左舰陈谦平、洪修平、裴平、丁柏铨等等,更是挑起了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重任,为近30年来南大整体声誉和学科地位的不断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心中有一个梦,也是全体南大人的梦——“把新葡的京集团4321建成世 界一流大学”。